词语 | 门下掾 |
释义 | 基本解释汉 代州郡长官自己选荐的属吏。因常居门下,故称。《东观汉记·吴良传》:“ 良 时跪曰:‘门下掾諂佞,明府勿受其觴。’”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后父 仁 为 河南 都尉,而 述 补 清水 长。 仁 以 述 年少,遣门下掾随之官。” 李贤 注:“州郡有掾,皆自辟除之,常居门下,故以为号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明帝永平十四年》:“门下掾 陆续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门下掾,在郡门下总録众事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五·万岁》:“《东观记》曰:‘门下掾 王望 ,諂称太守功德,掾史皆称万岁。’” 成语(Idiom):门下掾(mén xià yuàn) 发音(Pronunciation):mén xià yuàn 基本含义(Basic Meaning):指担任官吏的人,特指担任官吏的学生或门徒。 详细解释(Detailed Explanation):门下掾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,掾指的是官吏。门下掾的意思是在师门下学习,并担任官吏的学生或门徒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师门下,同时也在担任官职。它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。 使用场景(Usage Scenarios):门下掾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,还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。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,不仅有扎实的学术基础,还有实际操作的能力。 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史记·卷三十一·老子韩非列传》中有一段记载:“老子以道德治天下,韩非以法令治天下。韩非问老子道在何处,老子答道在学。”这段对话中,老子告诉韩非道在学习中,意味着学习是成为官吏的基础。后来,人们就用“门下掾”来形容在学习中同时担任官职的人。 成语结构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语+门下掾 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 1. 他在师门下担任门下掾,一边学习一边积累实践经验。 2. 这位教授是我的门下掾,他不仅教我学术知识,还帮助我实践操作。 记忆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过“门下掾”这个词的发音来记忆。将“门下掾”与“门下员工”联想在一起,想象自己是一名学生,在师门下学习的同时也担任一份工作,以强调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。 延伸学习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了解更多古代官职名称的成语,例如“门生故吏”、“门生故旧”等。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: 1. 小学生: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门下掾,既能学习知识,又能为社会做贡献。 2. 初中生:他是我们班的门下掾,每天既要上课学习,又要担任班级的职务。 3. 高中生:他在大学期间成为一名门下掾,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。 4. 大学生:作为一名门下掾,我要努力学习,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,还要积累实践经验。 |
随便看 |
|
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