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西魏 |
释义 | 成语(Idiom):西魏 发音(Pronunciation):xī wèi 基本含义(Basic Meaning):指叛乱之时,人们纷纷离散,各自逃亡。 详细解释(Detailed Explanation):西魏是中国历史上北朝时期的一个朝代,由宇文泰建立于公元535年,结束于公元557年。西魏朝廷腐败,社会动荡,农民起义频繁,导致人们纷纷离散,各自逃亡。因此,“西魏”成为表示叛乱时人们四处逃散的意象。 使用场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于形容社会动荡、人心涣散的情况。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困境时无处可逃、四面楚歌的境地。 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西魏朝廷腐败,社会动荡,人们纷纷离散,各自逃亡的历史事实成为了这个成语的起源。 成语结构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词+动词 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 1. 在战乱之中,人们四处逃散,形成了一幅西魏的景象。 2. 这个国家正面临着西魏的局面,人们纷纷离散,无法团结一致。 记忆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过将“西魏”与叛乱、逃散的场景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。 延伸学习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时期,了解西魏朝廷的政治、经济和社会状况。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: 1. 小学生:战争发生时,人们像西魏一样四处逃散,找不到家人。 2. 初中生:历史上有很多西魏的时期,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四处逃亡。 3. 高中生:在社会动荡的时期,人们纷纷离散,形成了西魏的景象。 |
随便看 |
|
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