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絮衣
释义

成语(Idiom):絮衣

发音(Pronunciation):xù yī

基本含义(Basic Meaning):指用棉絮填充的衣服,比喻虚有其表、内里空洞的人或事物。

详细解释(Detailed Explanation):絮衣成语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《赤壁赋》:“一番番遣人买絮衣,一番番催着裁缝。”原意是指用棉絮填充的衣服。后来,这个词语逐渐引申为形容外表看似华丽,实际上内里空洞、无实质内容的人或事物。

使用场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虚伪、浮华、虚有其表的人或事物。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缺乏实际能力或内涵的人,也可以用来描述那些空洞无物的东西或场景。
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絮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轼的《赤壁赋》。该赋描绘了东汉末年,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和孙权联军的赤壁之战。在赋中,苏轼描述了曹操为了鼓舞士气,让人购买了一大批絮衣来填充士兵的盔甲。这些絮衣看起来华丽,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保护作用。因此,苏轼用“絮衣”一词来比喻虚有其表、内里空洞的人或事物。

成语结构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要由两个字组成,第一个字“絮”是用棉絮填充的意思,第二个字“衣”是指衣服。结构简单,意义明确。
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
1. 他的演讲只是空洞的絮衣,没有实际内容。

2. 这个公司的宣传很华丽,但是产品质量却是一副絮衣。

3. 别看他外表光鲜亮丽,其实是个絮衣之人。

记忆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。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絮衣,但当你仔细观察时,你会发现这个絮衣里面是空的,没有实质内容。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。

延伸学习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伪、表面现象相关的成语,如“花枝招展”、“锦上添花”等,来扩展对这类成语的理解。

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:

1. 小学生:他的笑容虽然很甜美,但我觉得他是一个絮衣之人。

2. 初中生:这个电视节目看起来很精彩,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絮衣之作。

3. 高中生:那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絮衣之词,没有实际政策建议。

4. 大学生:这个公司的广告宣传很吸引人,但产品质量却是一副絮衣。

5. 成年人:不要只看表面,要看内在,不要成为一个絮衣之人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3-2024 Jnbb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5/1 19:31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