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节芟
释义

基本解释

删节。 清 周中孚 《郑堂札记》卷二:“孰知其( 朱笠亭 《明人诗钞》)所自为説,大都勦取《静志居诗话》,而或改换其起讫,或节芟其典核者,试取《诗综》而覆閲之,始可以发其覆矣。”

成语(Idiom):节芟(jié shān)

发音(Pronunciation):jié shān

基本含义(Basic Meaning):指节制言论,不乱说话。

详细解释(Detailed Explanation):节芟是一个由两个独立的词组成的成语,节指节制,芟指剪除。节芟意为节制自己的言论,不乱说话,即慎言慎行。

使用场景(Usage Scenarios):节芟多用于提醒人们要慎重言行的场合,特别是在言辞激烈、争议较大的情况下,提醒人们要避免冲动言辞,保持冷静和理智。
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节芟的故事起源于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中的一则故事。故事讲述了主父列被派去担任太子主教的时候,太子对他说:“我今后的事情,你要帮助我掩饰,如果有人问起,你就说我没有说过。”主父列回答:“臣不敢。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主父列不愿隐瞒太子的错误,坚持要说实话,不乱说话。

成语结构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节芟由两个独立的词组成。
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
1. 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,我们要节芟言论,避免冲动发言。

2. 他是个慎重的人,总是能够节芟自己的言辞。

记忆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过将节芟的发音和基本含义进行联想,如“芟”可以联想为剪除,而“节”可以联想为节制。另外,可以结合故事起源中的主父列的坚持实话的精神,来加深记忆。

延伸学习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进一步学习与“节芟”相关的成语,如“节哀顺变”、“节外生枝”等。

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:

1. 小学生:在课堂上,老师教导我们要节芟言论,不乱说话。

2. 初中生:在班级讨论中,我们要懂得节芟自己的言辞,保持冷静和理智。

3. 高中生:在社交媒体上,我们应该慎重发言,节芟不必要的争论和冲突。

4. 大学生:作为未来的领导者,我们应该懂得节芟言论,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有分寸。

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“节芟”这个成语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3-2024 Jnbb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5/1 0:53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