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三大宪
释义

基本解释

清 代地方官员对抚台(巡抚)、藩台(布政使)、臬台(提刑按察使)的合称。《冷眼观》第二回:“我们应酬多,一年三百六十日,差不多三大宪上司衙门里的幕友,倒有三百五十天在 钓鱼巷 做议政厅。”

成语(Idiom):三大宪(sān dà xiàn)

发音(Pronunciation):sān dà xiàn

基本含义(Basic Meaning):三个宪法,指《大义》、《大智》、《大勇》。

详细解释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三大宪是指三个宪法,分别是《大义》、《大智》、《大勇》。《大义》即指做事要有正义感和道义感,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;《大智》即指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智慧,要有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《大勇》即指要有勇气和毅力,要有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敢精神。

使用场景(Usage Scenarios):三大宪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了正义感、道德品质、知识智慧、勇气毅力等优秀品质,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。
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三大宪》最早见于《晋书·王浑传》:“浑尝以三大宪自许。”这个典故出自晋代王浑的传记,他自称自己具备了大义、大智、大勇三个方面的品质。

成语结构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要由三个字组成,没有特定的词序。
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
1. 他是一个有三大宪的人,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色。

2. 只有具备了三大宪,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记忆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,比如将《大义》与正义感和道义感联系起来,将《大智》与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智慧联系起来,将《大勇》与勇气和毅力联系起来。

延伸学习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与正义感、道德品质、知识智慧、勇气毅力等相关的成语和词语,加深对这些品质的理解和应用。

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:

1. 小学生:我要努力学习,将来成为一个有三大宪的人。

2. 初中生:只有具备了三大宪,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中生活中取得好成绩。

3. 高中生:在选择专业的时候,要考虑自己的三大宪,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。

4. 大学生:大学生活需要有三大宪的人,才能在学业和社交中取得平衡和成功。

5. 成年人:在工作中,要时刻保持三大宪,才能获得职业成功和人生幸福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3-2024 Jnbb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5/2 16:56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