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兵拏祸结 |
释义 | 成语(Idiom):兵拏祸结 (bīng ná huò jié) 发音(Pronunciation):bīng ná huò jié 基本含义(Basic Meaning):指两军对峙,形势严峻,如同两军相持不下,拿着兵器就能结下祸端。比喻双方对立或争斗的局面非常严重,随时可能发生冲突或产生不好的后果。 详细解释(Detailed Explanation):兵,指军队;拏,拿着;祸,祸害;结,结合。兵拏祸结形容两军对峙的紧张局面,双方都拿着兵器,一触即发,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祸害。 使用场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两个敌对势力之间的紧张对峙,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对立的人或团体之间的冲突局势。 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战国策·楚策二》记载:楚国的春申君想要联合齐国对抗秦国,但齐国的相国田文不同意。春申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在齐国留下了大量的军队,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对峙局面。楚国的使者被迫离开齐国,回到楚国后,他向春申君报告了这个局面,春申君就用了“兵拏祸结”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紧张的对峙局面。 成语结构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谓宾结构,兵拏祸结。 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 1. 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导致了兵拏祸结的局势,需要尽快寻找解决办法。 2. 公司内部的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兵拏祸结的情况,需要领导及时介入调解。 记忆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将“兵拏祸结”这个成语形象地联想为两个拿着兵器的人,他们相互对峙,随时可能发生冲突,带来祸害。 延伸学习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军事、对峙、冲突相关的成语,如“剑拔弩张”、“火烧眉毛”等。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: 1. 小学生:两只蚂蚁争夺食物的时候,它们之间的局势兵拏祸结,最后发生了激烈的争斗。 2. 初中生:在班级里,两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兵拏祸结的情况,需要老师及时调解。 3. 高中生:两个政治派别之间的紧张对峙,形成了兵拏祸结的局势,可能会引发不好的后果。 |
随便看 |
|
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