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养虎自啮 |
释义 |
成语(Idiom):养虎自啮 发音(Pronunciation):yǎng hǔ zì niè 基本含义(Basic Meaning):指自己养了虎,最终却被虎所伤害。比喻养恶人或养坏事物,最终会给自己带来祸患。 详细解释(Detailed Explanation):养虎自啮是一个由六个字组成的成语,分为两个部分:养虎和自啮。养虎意味着养育或容忍邪恶势力或坏习惯,自啮则是指被自己所养的虎咬伤。整个成语的含义是,如果一个人养恶人或养坏事物,最终会被这些恶人或坏事物所伤害。 使用场景(Usage Scenarios):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一时的好处而养恶人或养坏事物,最终却遭受到自己的损害。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追求短期的利益,而忽视了长远的影响。 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。相传,有一个人在家中养了一只小虎,当小虎长大后,变得非常凶猛。主人为了保护自己,每天都给小虎喂食,以免它伤害自己。然而,由于小虎的食量越来越大,最终主人无法负担,被自己养的虎咬伤。这个故事告诉人们,养虎自啮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。 成语结构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养虎自啮是一个由六个汉字组成的成语,结构简洁明了。 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 1. 他一直容忍他的坏习惯,最终养虎自啮,损失惨重。 2. 不要养虎自啮,要及时制止不良行为。 记忆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过将养虎和自啮两个词进行联想记忆。想象一个人在养一只凶猛的虎,最终被自己养的虎咬伤的场景,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。 延伸学习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使用方法和故事起源,可以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故事。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: 1. 小学生(6-12岁):他的坏习惯越来越严重,如果不改正,最终会养虎自啮。 2. 初中生(13-15岁):在网络上追求短暂的快乐,却忽视了可能会养虎自啮的风险。 3. 高中生(16-18岁):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刺激,养恶势力,最终却会养虎自啮。 4. 大学生及以上(18岁以上):在商业活动中,如果不注意合规和道德,很容易养虎自啮,给自己带来麻烦。 |
随便看 |
|
成语词典收录25060个成语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及典故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。